2022年,市应急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、防汛抗旱、防灾减灾救灾等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“两个至上”,围绕“两个根本”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,强化安全监管,深入推进“1+2+22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,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,整治安全生产隐患,狠抓应急队伍建设,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总体有效,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总体有序,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。截止到12月25日,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5起、死亡29人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4.2%和19.4%,实现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“双下降”。 (一)厘清工作职责,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打开新局面。在全省率先出台《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—288365委常委会、市政府常务会、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》,建立市长和副市长“单双月”调度安全生产工作制度,完善安全生产履职档案制度机制,分级建立党政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及其他领导安全生产履职档案,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职责任务,照单履职。按照业务相近原则,出台《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属地与分级监管边界、新行业新业态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规定》,明确了文化旅游、城市管理、商务等部门新监管职责54项,消除监管盲区。强化警示教育,拍摄《扼守安全生产红线》等警示教育片4部,下发预警提示和温馨提示20余期。 (二)紧盯重点领域,重大风险防范实现新突破。紧盯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、省安委会105条工作举措,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、安全生产大检查、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“百日行动”和安全生产“三个狠抓”专项行动,推动“精准化、制度化、机制化”排查整治安全隐患,全市共排查安全隐患70653条,已整改70501条,整改率99.8%。聚焦危险化学品、煤矿、特种设备、文化旅游、校园等24个重点行业领域,实施安全生产“一业一策”专业化治理,做到一个行业不漏,组织开展了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、城乡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、燃气安全专项整治“百日行动”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等,取得了扎实成效。 (三)强化“打非治违”,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呈现新高度。加强成品油领域“打非”,查处加油站点违法违规行为11起,罚款30.2万元。深入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“百日清零行动”,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对全市粉尘涉爆、涉氨制冷和有限空间等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指导服务,实现年度执法检查覆盖率100%。全面打击非法生产储存烟花爆竹行为,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0件,没收烟花爆竹4821件,罚款22.3万元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体系,实施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季通报制度,综合运用“三位一体”执法模式,持续开展打非治违。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监督检查企业1112家次,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76件,罚款753.83万元,其中监督罚款149.62万元。 (四)强化应对准备,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现新提升。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、协议储备管理制度,完善物资政府采购、收储轮换、调剂调用、物流配送机制,全市共储备帐篷、棉被等生活类物资13类,签订救灾物资代储协议7份,代储救灾物资10余类。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,在全省率先完成清查、调查工作任务,完成1.3万条数据质检审核,形成市级应急管理系统普查数据库。明确各地各相关部门防汛抗旱责任,修订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,组织开展52次2595人次参加的各类防汛培训演练,补充完善市县防汛应急物资,建立自然灾害红色预警手机全网发布联动机制,发布综合预警信息37期。6月10日为应对夏种旱情,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,组织捐赠抗旱机械120台套,全市泵站提水2553.7万立方米,抗旱浇灌384.8万亩;7月5日为应对谯城区特大暴雨过程,启动防汛Ⅳ级、Ⅱ级应急响应各1次,出动各类专业泵车、吸污车52辆及时抽排涝水,发动群众2.2万多人,调拨挖机600多台、抽水泵3000多台抢排农田涝水,组织指导农户改种农作物1.88万亩等,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。2022年汛期,我市河道水位未超警戒、水利工程未发生险情、未出现因汛人员伤亡,安全度过汛期。 (五)强化平台构建,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。深入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,建设统一领导、综合协调、专项负责、权责一致的应急指挥处置流程,实现应急指挥救援智能化、扁平化、一体化。目前,市级应急指挥中心(市智慧应急“中屏”项目)已开工建设,各县区应急局正在加快推进中。健全应急预案体系,共修订印发生产安全事故、防汛抗旱、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等市级专项应急预案30余个,常态化开展跨地区、跨军地、跨部门、跨行业的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演练,其中,大中型应急演练560余次。全面开展应急资源普查,县级以上政府、县级以上部门、乡镇政府、村(居)委会、开发区(园区)应急预案填报率100%,重点企业应急救援预案99%、演练填报率98%。 (六)创新宣教形式,安全宣传教育成效再上新台阶。借助微信、抖音等新兴媒体力量,与亳州广播电视台签订协议,通过综合广播《村村通广播》循环播出,全市乡镇、村的36000多个广播喇叭终端实时收听,直达田间地头。常态化推进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,聚焦“安全生产月”“5·12防灾减灾日”“10·13国际减灾日”等重要时间节点,积极开展“主播走一线”“安全文艺演出”“安全生产徒步行”等活动,全市共举办现场宣传咨询活动200余场次,展出展板1000余块,发放宣传资料、宣传品5万余份。组织观看《生命重于泰山》电视专题片915场次。组织开展“新安法知多少”网络知识竞赛,全市参与人员总得分2000余万,位居全省第三位。 二、2023年工作安排 (一)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。紧紧扭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,建立健全各级、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“履职档案”,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,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新《安全生产法》,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。坚持把防事故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业务,组织开展狠抓主体责任落实、狠抓规章制度执行、狠抓常态化监管专项行动,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,严防较大事故,强力压降一般事故,实现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“双下降”,守牢安全底线。 (二)强化重点行业专项整治。紧紧围绕重大风险化解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这个核心任务,针对交通运输、消防、危险化学品、建筑施工、煤矿、城镇燃气等行业领域,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,加强挂牌督办和警示提醒,实现隐患动态清零,年度排查整治事故隐患不少于8万处,实现年度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整改率不少于98%。 (三)强化安全监管执法。坚持把强执法作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,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体系,实施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季通报制度,健全行刑衔接机制。突出危化品、烟花爆竹、工贸、新能源燃料等行业领域,综合运用“三位一体”执法模式,持续开展打非治违。 (四)强化安全宣传教育。加强新《安全生产法》宣传培训,强化企业主要责任人的遵法守法意识;强化安全生产警示教育,以案说法、以案示警,坚持事故现场警示教育制度,继续拍摄制作典型事故系列警示教育片;深入开展“安全生产月”“安全生产江淮行”等活动,常态化推进安全宣传“五进”工作,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切实提升全民安全意识。 (五)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。立足防大汛、抗大旱、抢大险,压实防汛抗旱减灾救灾责任,完善工作机制,充实物资储备,强化队伍培训演练,加强会商研判,强化旱情应对和降雨过程防范。深入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,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,推进市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,强化救灾物资储备,积极防范化解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重大风险,严防自然灾害事故发生。 (六)强化推动应急能力建设。持续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,全面开展应急资源普查,深入推进市、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,建设具备值班值守、突发事件报送、信息发布、应急决策和指挥救援等功能的全市统一的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。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