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深化专项治理,不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。一是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。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15条硬措施、省安委会提出的105条工作举措及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,印发《关于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》,明确围绕党委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、政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、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和统筹做好经济发展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等15项重点内容,开展为期8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,彻底解决一批实实在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2轮次督查。二是全面开展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。印发《全市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实施方案》,对违规住人、防火分隔不到位、疏散通道不畅通、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和违规用火用电等“8项整治重点”开展集中排查治理,积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。截至5月底,共排查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3万余家,发现隐患2.5万余处,已整改2.3万余处,查封三停200多处,清理违规住宿人员794人,拆除彩钢板房和防盗网362处。三是积极开展城乡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。印发《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—288365城乡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成立专业检查组和联合督查组,对违章自建房屋、改扩建自建房屋及群众反映的自建房屋开展全面检查,并逐一建档造册,实行台账管理。截至目前,共排查自建房屋123.74万户,疑似存在安全隐患2.56万户,排查商用自建房312处,发现疑似安全隐患35处。四是扎实开展其它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。结合季节变化和行业特点,启动为期45天的农民自建房、城市高层建筑外立面施工、市政工程破土施工、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、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,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隐蔽性强、危险性大的隐患问题,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排查安全生产隐患35716处,已整改34529处,整改率98.16%(不含自建房重大火灾整治、城乡自建房隐患排查等)。
三、积极探索创新,不断补齐安全生产短板。一是创建“红黄牌”警示制度。针对事故易发、高发的行业领域,探索实施“红黄牌”管理,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、生产安全事故突出、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等10种情形,给予“红黄牌”挂牌警示,挂牌警示期间,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、分管负责人不得评先评优,生产经营单位不得获得政府项目扶持。该做法在《安徽信息》97期上,省委书记郑栅洁作出肯定性批示。二是探索“新包保”管理模式。即:市领导包保县区,县区领导包保乡镇(街道),乡镇(街道)领导包保村(居),村居干部包保自然村;市级行业部门包保县区的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,县区行业部门包保乡镇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。通过逐级逐个落实包保责任制,不断加强监督管理,切实提升各类事故的防范能力。三是理清“新领域”职责边界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新行业新业态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》,按照业务相近原则,对新能源、电商物流及顺风车、网约车、外卖送餐车等22类新行业新业态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细化分解,明确了文体旅游、城市管理、商务等部门新监管职责54项,进一步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,补强短板弱项。
下一步,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,严格贯彻执行“十五条”硬措施,层层压紧压实党政领导干部、属地和部门监管“三个责任”,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,着力化解各类安全风险,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,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